电磁脉冲对大鼠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李玉红
王德文
彭瑞云
李子建
董标
董方霆
梁月琴
胡文华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研究室,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研究室,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研究室,军事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病理研究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辐射,非电离; 兴奋性氨基酸类; 海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6 [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1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磁脉冲 (electromagneticpulses,EMP)辐射对大鼠海马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EMP辐射场强为 6× 10 4 V m ,脉冲上升时间 2 0ns,脉宽 30 μs,频率 2 .5脉冲 min ,作用 2min。二级雄性Wistar大鼠 32只 ,随机分为EMP组 (n =2 6 )和对照组 (n =6 ) ,EMP组大鼠接受辐射后分别于即刻及 3、6、2 4、4 8h断头取脑 ,制备海马组织上清液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 EMP辐射后即刻及 3、6h ,大鼠海马组织天冬氨酸 (Asp)含量明显升高 [峰值 ( 17.2 5± 1.6 3)pmol μl],与对照组 [( 10 .5 6± 1.5 0 )pmol μ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谷氨酸 (Glu)含量也于上述 3个时间点升高 [峰值 ( 13.6 7± 0 .95 )pmol μl],明显高于对照组 [( 6 .94± 1.10 )pmol μl],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 ,两者含量均于辐射后 2 4h渐趋恢复 ,4 8h接近正常水平。大鼠海马组织 3种抑制性氨基酸 [甘氨酸 (Gly)、牛磺酸 (Tau)、γ 氨基丁酸 (GABA) ]的含量也于EMP辐射后不同时间点升高 ,最高水平分别为 ( 4 .5 1± 0 .6 0 )、( 2 9.85± 2 .70 )、( 5 .14± 0 .73)pmol μl,与对照组 [分别为 ( 2 .18±0 .31)、( 9.88± 1.4 7)、( 2 .84± 0 .6 7)pmol μl]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分子神经科学系列讲座 第七讲突触可塑性的机制 [J].
陈忠 ;
魏尔清 .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1, (03) :247-253
[2]   电磁脉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J].
赵梅兰 ;
马强 ;
曹晓哲 ;
王德文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1, (02) :4-6
[3]   电磁脉冲对大鼠学习和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J].
吴彦卓 ;
贾宇峰 ;
郭鹞 ;
郑振兴 .
生物物理学报, 1999, (01) :3-5
[4]  
现代军事病理学.[M].王德文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
[5]  
基础神经药理学.[M].邹冈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6]  
现代神经生物学.[M].万选才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