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参与、程序公平与征地满意度——基于2019年“千人百村”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12
作者
丰雷 [1 ]
孙丹 [1 ]
严金海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
征地满意度; 征地补偿; 征地用途; 公众参与; 程序公平; 公平偏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302 ;
摘要
研究目的:以公众参与理论和程序公平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千人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征地补偿、征地程序以及征地用途等对农户征地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多元Logit模型。研究结果:(1)保障农户知情权和参与权(特别是政府就补偿安置办法与农户进行协商),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征地满意度;(2)在政府就补偿安置办法与农户进行协商的前提下,征地补偿水平越高,农户征地满意度才越会显著提升;(3)非公益性农地征收比公益性农地征收更需要政府与农户协商,缺乏协商的条件下,非公益性征地补偿水平增加不会提升农户征地满意度。研究结论:事先知情和事中协商是被征地农户参与征地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征地程序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农户征地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在确保农户参与和程序公平的前提下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尤其是对非公益性征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公共利益反思 [J].
肖楚钢 .
农村经济, 2020, (07) :111-118
[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征地制度变迁——兼论1998年《土地管理法》修订的影响 [J].
丰雷 ;
张清勇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 9 (03) :29-48
[3]   征地制度改革的突破与思考 [J].
董为红 ;
乌日娜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 33 (05) :56-59
[4]   征地补偿谈判与农民权益维护的实证分析 [J].
李中 ;
彭魏倬加 .
经济地理, 2019, 39 (04) :182-191
[5]   农村征地制度改革前后农牧民满意度分析——基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的实证研究 [J].
鲁丽波 ;
徐艳红 ;
王友凤 ;
范海娇 ;
郝梦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9, (04) :49-54
[6]   程序公正与征地补偿:基于程序性权利保障的影响分析 [J].
吕图 ;
刘向南 ;
刘鹏 .
资源科学, 2018, 40 (09) :1742-1751
[7]   如何理解征地冲突——兼论《土地管理法》的修改 [J].
贺雪峰 .
思想战线, 2018, 44 (03) :111-117
[8]   农户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J].
马晓茗 ;
张安录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6) :58-69
[9]   参照依赖、现状偏见与拆迁安置满意度——基于福建省厦门市的经验分析 [J].
严金海 ;
阮彦钦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8) :3-11
[10]   征地过程中程序性权利保障与农民满意度研究——基于辽宁省6市30村的调研 [J].
刘向南 ;
吕图 ;
严思齐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5)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