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伦理经济

被引:5
作者
刘亚男
吴才茂
机构
[1]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契约文书; 清代; 清水江下游; 伦理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53 [道德与经济];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清水江下游地区,随着明清时期木材贸易的兴起,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经济意识逐渐增强,并利用契约文书构筑了一个以伦理为支撑的协商社会。通过梳理契约文书,发现白契的份数远多于红契,说明民众彼此之间可以很好地遵守这并无国家法律效力的契约规范,实现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这就是礼制维系之下的伦理经济现象。并且,由于血缘、地缘与神灵相结合而衍生的乡约与道德规范,使伦理观念始终伴随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以四川为例 [J].
吴佩林 .
历史研究, 2011, (05) :78-95+191
[2]   姓氏符号、家谱与宗族的建构逻辑——对黔东南一个侗族村寨的田野考察 [J].
张银锋 ;
张应强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 31 (06) :36-42
[3]   伦理经济学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J].
许崇正 .
经济学家, 2001, (06) :72-78
[4]  
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日) 中岛乐章, 2010
[5]  
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研, 2010
[6]  
清代民间妇女生活史料的发掘与运用[M]. 天津古籍出版社 , 陈瑛珣, 2010
[7]  
民间文书与明清东南族商研究[M]. 中华书局 , 陈支平, 2009
[8]  
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M]. 人民出版社 , 梁聪, 2008
[9]  
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韩森, 2008
[10]  
帝国的隐喻[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 王斯福,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