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虛热”的临床观察和病机初探

被引:6
作者
王少椒
机构
[1] 上海市中医研究班第三届学员
关键词
病机; 实热; 虚热; 热证; 脾胃气虚; 阴虚内热; 阴虚发热; 手背热; 证候; 升火; 何梦瑶; 营卫; 慢性肝炎; 祖国医学; 阴虚者; 内伤发热; 张景岳;
D O I
10.16305/j.1007-1334.1964.1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对虚热一证的认识和探讨,在《内经》中就有了记载.如《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逆调论》说:"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素问·调经论》说:"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里所说的内热、烦热均为虚热.这几节经文也钧出了虚热证的大概内容.后世医家继续有所阐发:张仲景创制小建中汤,治疗"虚劳里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之证(《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李东垣主张用甘温药治疗内伤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大热";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阴不足则内热生,主张滋阴泻火清热;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探讨了温热后期传化为虚热的规律;此外,尚有许多著作,如绮石的《理虚元鉴》,龚居中的《红炉点雪》,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