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中部地区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28
作者
刘春 [1 ,2 ]
机构
[1] 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
[2] 湖北商务服务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群旅游; 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中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随着中部地区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区域内的旅游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域旅游合作将更加深入。以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中部地区城市群48个城市间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得出4点结论:1中部地区城市群区域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程度较低,但6个城市子群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呈现不同的水平;2长株潭城市群与皖江城市带与太原经济圈旅游一体化水平较高,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水平出于较低水平;3武汉、郑州、合肥、洛阳、长沙、九江、南昌的通达性良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但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关系中存在着不均衡,武汉、郑州、合肥、洛阳、长沙、南昌的核心地位较高;4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存在3个子群1个首位中心,子群城市都与武汉的联系较为密切,而子群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层。最后提出中部地区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和"无障碍"旅游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原旅游圈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J].
朱岚涛 ;
王力峰 ;
黄梅芳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147-151
[2]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J].
朱付彪 ;
陆林 ;
於冉 ;
鲍捷 .
地理科学, 2012, 32 (05) :570-576
[3]   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特征的分形研究 [J].
林岚 ;
杨蕾蕾 ;
戴学军 ;
孙贻洁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 (06) :95-100
[4]   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陈浩 ;
陆林 ;
郑嬗婷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57-266
[5]   闽粤赣三角地带典型客家民居及其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J].
罗迎新 .
热带地理, 2010, 30 (03) :299-304+316
[6]   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及其展望 [J].
钟士恩 ;
张捷 ;
韩国圣 ;
王岚 ;
张宏磊 .
人文地理, 2010, 25 (02) :31-36
[7]   中国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的综合评判 [J].
杨建明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613-618
[8]   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竞争与区域合作研究 [J].
郑耀星 ;
林文鹏 ;
储德平 .
旅游学刊, 2008, (12) :58-62
[9]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
陈志军 .
旅游学刊, 2008, (11) :35-41
[10]   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究 [J].
朱青晓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3)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