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56
作者
赵全志
黄丕生
凌启鸿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扬州大学农学院
[3] 南京
[4] 扬州
关键词
水稻; 群体光合速率; 茎鞘物质输出率; 氮素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汕优 63和盐粳187品种(组合),通过设置前后期不同氮素配比,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CAP)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后CAP随生育进程而逐渐降低。汕优63以6:4配比CAP较高。上3茎鞘物质干重变化呈“V”字型,在穗后23d左右达最低值,其中以顶三茎鞘物质输出最多。CAP与群体质量指标、穗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除穗后23d左右外比较密切,穗后23d茎鞘贮藏物质大量输出。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J].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8-14
[2]   水稻籽粒灌浆期间茎鞘贮存物质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梁建生,曹显祖,张海燕,宋平,朱庆森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3) :151-156
[3]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 [J].
凌启鸿 ;
张洪程 ;
蔡建中 ;
苏祖芳 ;
凌励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6) :1-11
[4]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胡昌浩 ;
董树亭 ;
岳寿松 ;
王群瑛 ;
高荣岐 ;
潘子龙 .
作物学报, 1993, (01) :63-69
[5]   高产麦田群体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J].
董树亭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27-30
[6]   冬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能力 [J].
岳寿松 ;
亓新华 ;
余松烈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9-13
[7]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1991, (06) :461-469
[8]  
水稻生理育种[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王永锐 编著, 1995
[9]  
稻作科学原理[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日)吉田昌一著, 1984
[10]  
稻的科学[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日)津野幸人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