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钟萼木(BretschneiderasinensisHemsl)种子进行各种处理,然后进行发芽试验.以及直接将新采集的种子和离体胚进行发芽试验,并进行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研究了钟萼木种子生理休眠特性及打破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胚、内种皮及胚乳内的抑制物质虽可引起种子休眠,但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用30k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低温(5℃)层积60d,可解除种子休眠,萌发率由8.00%可提高到87.00%~96.00%,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25℃,20℃,其次是变温条件(昼30℃,夜20℃);将种子置于聚乙烯薄膜袋内低温(5℃)干藏120d,也可解除休眠.低温干藏120d后再层积20d,解决休眠的效果最佳,如此处理置床后第三天即开始发芽,9d完成萌发过程,萌发率达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