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

被引:9
作者
吕中
施赛珠
祝光礼
机构
[1] 杭州市中医院急诊内科!浙江杭州
[2]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关键词
冠心病; 单核细胞; 凝血纤溶活性中医证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4 [];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 30例 ,痰浊证组 2 7例 ,气滞证组 2 3例 ,另设健康对照组 2 0例 ;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促凝活性 (PC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活性。结果 :冠心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BMCPCA、PAI 1表达均显著升高 ,而t PA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1) ;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组 (痰浊与气滞组 )之间PBMCt PA、PCA表达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PAI 1表达无差异 (P >0 0 5) ;痰浊证组与气滞证组之间各项指标未见差异 (P >0 0 5)。结论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 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PBMCPCA增高和t PA降低的程度对区别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具有意义 ,血瘀证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冠心病患者抗凝系统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 [J].
梁铁军,高顺宗,张发丽,王婷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10) :599-600
[2]   分子标志物在诊断血栓前状态的意义 [J].
王鸿利 ;
宋善俊 .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5, (02) :68-72
[4]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与临床[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蔡海江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