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

被引:8
作者
刘洁
李雪源
陈海波
机构
[1]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发展; 行业差异; 社会网络分析;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15.02.012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指标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测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和制造业行业进行归类,最后提出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 [J].
张振刚 ;
陈志明 ;
胡琪玲 .
科研管理, 2014, 35 (01) :131-138
[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J].
杜传忠 ;
王鑫 ;
刘忠京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6) :19-28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J].
张晓涛 ;
李芳芳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3) :100-107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间相关性的研究 [J].
周鹏 ;
余珊萍 ;
韩剑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 (09) :55-62
[5]   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 [J].
唐强荣 ;
徐学军 .
软科学, 2009, 23 (08) :11-15
[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J].
孔德洋 ;
徐希燕 .
经济管理, 2008, (12) :74-79
[7]  
Does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benefit manufacturing firms?.[J].Jens M. Arnold;Beata S. Javorcik;Aaditya Mattoo.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1, 1
[8]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 4
[9]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刘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