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联用-模式识别方法对中国当归的质量控制

被引:7
作者
朴香兰 [1 ]
洪承权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2] 图们市中医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当归; GC-MS;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来自中国与日本的39个模式组当归药材,探索中国当归的识别或质量控制。方法:采用GC-MS,美国安捷伦色谱柱HP-5(0.32 mm×30 m,0.25μm),120℃开始,以5℃.min-1梯度升至280℃。载气为He,FID检测。进样温度280℃,检测温度30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对各样品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Z-藁本内酯在中国当归相对含量高,亚油酸在日本当归中相对高。同时,用验证组7个样品(4个样品来自中国当归,3个样品来自日本当归)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气质联用-模式识别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当归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08 / 20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归四种炮制品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J].
张健 .
淮海医药, 2006, (01) :74-74
[2]   当归补血汤及其组成药味的含药血清对造血祖细胞(CFUGM)的影响 [J].
张英华 ;
武桂兰 ;
姜廷良 ;
不详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8, (04) :4-6
[3]   当归化学成分研究 [J].
王海燕 ;
陈汝贤 ;
许鸿章 .
中国中药杂志, 1998, (03) :39-40+65
[4]   岷山当归化学成份及药效的研究 [J].
陈耀祖 ;
段志兴 ;
张惠迪 ;
陶静仪 ;
阮于平 ;
梅其炳 ;
刘琛 ;
田巧莲 ;
谢发祥 ;
俞玉峰 .
兰州大学学报, 1984, (01) :158-160
[5]   当归化学成份分析研究——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当归根挥发油成份 [J].
陈耀祖 ;
陈能煜 ;
马学毅 ;
李海泉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4, (01) :125-128
[6]   挥发油成分的研究——Ⅱ.中国当归与欧当归主要成分的比较 [J].
方洪钜 ;
吕瑞绵 ;
刘国声 ;
刘铁城 .
药学学报, 1979, (10) :617-623
[7]  
中药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