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菌毒素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绍江
王金陵
杨庆凯
章元寿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所
[3]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毒素,纯化,生物活性;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8.03.010
中图分类号
S435.2 [豆类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iumsojina(Hara)Liu&Guo]可以产生有毒代谢物。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毒素可以穿过半透膜,为较小分子化合物并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该菌培养物浸提液经浓缩,硅胶柱层析可得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大豆幼苗及叶片具有致萎作用。针刺叶片可产生类似真菌感染的病斑。浸渍处理后,可使叶组织失绿、萎蔫最后坏死,同时毒素对抗性不同的品种有鉴别作用。
引用
收藏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