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三相骨显像在骨缺损移植修复中的价值

被引:2
作者
马志海
谢昌辉
高凤彤
李秀江
张玉萍
机构
[1]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修复; 骨缺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7.4 [在诊断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在骨缺缺损移植修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试验动物前肢分为骨形态形成蛋白 (BMP)和纤维蛋白粘和剂 (FS)复和物组 (A)、FS组 (B)和空白组 (C) ,于术后 1、2、4、8周分别行99mTc -MDP三相骨显像和组织学检查 ,并把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三相骨显像A组呈持续高灌注、高摄取 ,B、C组则在第 1、2周为高灌注 ,而后渐下降。各时间段摄取比组间比较AvsB、AvsCP <0 .0 0 1,BvsC术后2周P <0 .0 5 ,术后第 4、8周P >0 .0 5。组织学检查与骨显像结果吻合良好。结论 :三相骨显像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监测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120 +12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