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庄子哲学之路

被引:14
作者
王富仁
机构
[1] 汕头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庄子; 老子; 孔子; 精英知识分子; 非精英知识分子;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09.01.001
中图分类号
B223.5 [庄子(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庄子哲学上承老子哲学,但不是对老子哲学的直接继承,而是在孔子通过学校教育所开创的新的文化局面的基础上向老子哲学基点的重新回归。孔子创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同时也创立了能够传承自己思想学说的教育传统;随着知识分子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进入社会的上层,形成了当时的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他们为了得到政治统治者的青睐和重用,竞相以自己的思想主张标榜自己,排斥别人。他们传承了孔子的思想传统,但也分裂了孔子的思想传统,酿成了众声喧哗的文化局面。庄子在当时是一个非精英知识分子,他生活在一个近于政治权力真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没有介入上层政治权力关系和精英知识分子文化纷争的积极性,但这也使他超越了并在超越的基础上包容了各种不同精英知识分子的思想学说。从这样一个非精英知识分子的角度感受和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正确阐释庄子哲学的唯一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国学研究.[M].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  
先秦诸子与理学.[M].蒙文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庄老通辨.[M].钱穆著;.三联书店.2002,
[4]  
中国现代哲学史.[M].冯友兰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5]  
汉文学史纲要.[M].鲁迅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6]  
...老子·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