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研究

被引:64
作者
周静
王立杰
石晓军
机构
[1]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高校科技创新; 制度效率; 规模效率; DEA;
D O I
10.13581/j.cnki.rdm.2005.01.01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角度的展开。利用研究效率的标准方法———DEA模型对我国 29个不同地区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比较研究,从“人”、“财”、物以及论文产出、成果鉴定及科技服务 6个方面构造了这些地区高校 1994 2002年的合并DEA分析模型。运算结果表明:①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有两种有效形态,它们的驱动因素是不同的;②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总体差异并不悬殊;③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目前基本处于依靠规模投入带动的发展阶段;④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高校科技创新融入现实经济建设的程度还有待加强。根据这些基本结论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 [J].
周静 ;
王立杰 .
高教探索, 2005, (02) :15-19
[2]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关键投入要素的历史分析与区域比较:1994~2002 [J].
王立杰 ;
周静 ;
石晓军 .
科学咨询, 2004, (12) :12-16
[3]   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意义和做法 [J].
邱均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08) :93-94
[4]   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J].
廖建锋 .
交通高教研究, 2004, (04) :21-24
[5]   从英国HEFCE的科技评估方法看目前我国高校学术科技评估中的量化分析 [J].
问书芳 ;
崔瑞锋 .
理工高教研究, 2004, (01) :18-20
[6]   高等学校科技效率分析与评估──以原地矿部所属五所高校为案例 [J].
白洁 ;
张俐 ;
宋化民 .
地质科技管理, 1998, (06) :2-5
[7]  
中国经济[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蔡昉,林毅夫[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