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3种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砂体储集性能对比

被引:16
作者
钟思瑛
邵先杰
廖光明
陈志香
王沛
机构
[1]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2] 燕山大学
关键词
三角洲; 辫状三角洲;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苏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北盆地由一系列小型断陷组成,不同部位发育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湖盆扩张期发育的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扇三角洲坡降大、近物源,碎屑流沉积发育,颗粒粗、磨圆度低、分选差,前缘相中一般缺少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平原水道物性差,一般不是有效储集层,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是重要的储集体;辫状三角洲坡降中等,平原亚相以辫状河道发育为特征,前三角洲亚相发育水下滑塌重力流和浊流,分流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滚动勘探的重点层位,但浊积岩和水下滑塌重力流水道砂体也是重要储集体;正常河流三角洲坡降较缓,岩性细,分选好,与滨浅湖相伴生,生物碎屑灰岩、滩坝和分流河口砂坝厚度大,位于沉积序列的上部,是最有利的储集层。图7表1参6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储集特征研究 [J].
侯明才 ;
田景春 ;
陈洪德 ;
陈学华 ;
肖焕钦 ;
邱桂强 ;
贾光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93-95
[2]   塔北地区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张希明 ;
刘青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3-5
[3]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两种粗碎屑三角洲 [J].
李文厚 ;
林晋炎 ;
袁明生 ;
王武和 .
沉积学报, 1996, (03) :115-123
[4]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系的分类 [J].
薛良清 ;
W.E.Galloway .
地质学报, 1991, (02) :141-153
[5]   湖盆三角洲分类的探讨 [J].
裘亦楠 ;
肖敬修 ;
薛培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