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
被引:18
作者:
徐姗楠
[1
]
陈作志
[2
]
郑杏雯
[1
]
黄小平
[3
]
李适宇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能量流动;
碎屑路径;
养殖生态容量;
综合生态养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养殖容量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数据,构建了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耦合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系统特征,并估算了该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生态通道模型由14个功能群构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05。系统内各营养级间的平均能流效率为6.9%,其中7.2%来自碎屑,6.6%来自于初级生产者,能流转化效率低的原因在于系统大部分能量回流至碎屑,表明系统主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的特征统计学参数: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8.021,结合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CI=0.243)、Finn'循环指数(FCI=0.26)和能流平均路径(MPL=2.139),综合表明该生态系统尚处于发育初期。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主要养殖品种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本研究定义养殖生态容量为不显著改变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或能流通量时的最大现存量。结果表明,系统中尼罗罗非鱼、草鱼、鲢和鳙的养殖生态容量分别为5.82t/hm2、1.81t/hm2、2.62t/hm2和4.76t/hm2。研究还分析了ECOPATH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403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