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钩端螺旋体 rRNA 基因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被引:2
作者
:
李春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李春好
秦进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秦进才
时曼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时曼华
王岳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王岳竹
聂一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聂一新
机构
: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2]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来源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1997年
/ 03期
关键词
:
钩端螺旋体,核糖核酸,基因,多态现象.限制性片段长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377.5 [];
学科分类号
:
100103 ;
100705 ;
摘要
: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对56株国内外钩体参考株和28株野生株进行rRNA基因RFLP分析时发现:84个菌株中共有66个不同的核糖核酸型(RT),除Balum和Guangdong型相同;赛尔东尼群的Hainan和Whitcombi型相同;赛罗群的Wolfi和Saxkoebing型相同、爪哇群中的Mengrun和Mengma型相同外,其它的血清型都有互不相同RT。该方法和DNA同源性研究相吻合,同一个基因型往往拥有共同的核心片段。在所检测的中国菌株中致病性钩体至少有5个基因种,腐生菌一个基因种,细丝体一个基因种。研究中发现在我国部分新的血清型菌株以及野生株中可能存在新的基因种,尤其在流感伤寒、黄疸出血、爪哇以及七日热等血清群中可能性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