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区保护性耕作种植冬小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2
作者
雷金银 [1 ]
吴发启 [2 ]
李健宏 [3 ]
曹伟鹏 [2 ]
班乃荣 [1 ]
机构
[1]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靖边县农业局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冬小麦; 产量; 经济效益; 毛乌素沙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北方风沙区种植冬小麦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物理性状(包括:土壤温度、含水量、容重等)的变化特征及其经济效益。笔者在毛乌素沙地南缘靖边县北部风沙区选用免耕(NT)、覆膜(PM)和翻耕(CT)3种耕作措施,在2003—2007年期间,连续4年进行了冬小麦引种及田间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CT,NT和PM在出苗期和越冬期能够提高土壤温度0.35℃和2.27℃,返青期和收获期各措施土壤温度差异不大。NT和PM分别增加土壤含水量16.5%和35.9%。NT在播种前和收获后分别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1%和5%,但是次层20~40cm分别增加了5%和6%,PM增加了表层土壤容重。NT和PM分别提高水分利用率42.1%和78.3%,增加作物产量20.5%和72.2%。NT节省了生产投入,经济效益高于其他2种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冬小麦在风沙区越冬,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当地种植结构。从而避免冬春季节农田地表裸露,延长地面覆盖时间,减少土壤风蚀。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J].
黄明 ;
吴金芝 ;
李友军 ;
姚宇卿 ;
张灿军 ;
蔡典雄 ;
金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50-54
[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J].
雷金银 ;
吴发启 ;
王健 ;
郭建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40-45
[3]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生理及土壤温、湿状况的影响 [J].
于晓蕾 ;
吴普特 ;
汪有科 ;
张立强 ;
员学锋 ;
张吉祥 .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04) :41-44
[4]   少免耕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J].
董文旭 ;
陈素英 ;
胡春胜 ;
尹春梅 .
华北农学报, 2007, (02) :141-144
[5]   河西绿洲灌区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增产节水效应 [J].
张凤云 ;
张恩和 ;
景锐 ;
黄高宝 ;
成雪峰 .
草业学报, 2007, (02) :94-98
[6]   北方农牧交错带免耕对农田耕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J].
秦红灵 ;
高旺盛 ;
李春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1) :40-47
[7]   土壤保持耕作——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先领域 [J].
王小彬 ;
蔡典雄 ;
华珞 ;
Hoogmoed W B ;
Oenema O ;
Perdok U D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741-749
[8]   风蚀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探讨——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J].
胡立峰 ;
张立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4) :219-221+224
[9]   北美保护性耕作及对中国的意义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梁爱珍 ;
齐晓宁 ;
王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335-340
[10]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臧英 ;
高焕文 ;
周建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2)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