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55
作者
詹小美
李征
机构
[1]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时代新人; 民族观; 民族观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 O I
10.16075/j.cnki.cn31-1220/g4.2019.01.003
中图分类号
D64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5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以批判性和建构性的统一、实践性与发展性的辩证,通过对时代的回应、现实的介入和社会的改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由此构成了民族观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文化形式",民族观教育的重点诠释与时代发展共律动。引导时代新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在现阶段的"表达性语言"和"根本性对话",以及解决民族问题指导原则和解释方案的运用,指向了民族观教育的重要地位、核心内容与实践推进。优化民族观教育的结构性效用,有赖于时代新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贯通,以"石榴籽"话语的结构性表达、"五个认同"内容的结构性统摄、"内外化"方式的结构性链接,促进传播话语、教育内容、型构方式协同的系统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出版社.2015,
[2]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  
共同体与社会.[M].(德) 滕尼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文化哲学导论.[M].刘进田著;.法律出版社.199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