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种保护的生态廊道构建——以崇明岛为例

被引:32
作者
郭纪光
蔡永立
罗坤
左俊杰
刘志国
倪静雪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上海市重点试验室
关键词
生态廊道; 最小耗费模型; 目标种保护; 景观规划;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254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景观破碎化和适宜生境面积减少是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物种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廊道的构建为陆行野生动物扩大活动范围提供了空间途径,从而增加了物种基因交流的机会,提高了种群的生存能力。上海市崇明岛是一个地理上孤立的冲积沙岛,随着岛上森林斑块的减少与破碎化,依赖林地生境生存的陆行动物个体与种群数量大大减少。本文以崇明岛为例,选择上海市一级保护动物刺猬作为目标种,在分析其生活习性和基质斑块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最小耗费模型和GIS手段,实现了生境斑块之间的最佳连接,建立了以目标动物保护为目的的生态廊道规划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668 / 16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景观格局和网络分析法的崇明绿地系统现状和规划的评价 [J].
戚仁海 ;
熊斯顿 .
生态科学, 2007, (03) :208-214
[2]   两岸典型城市生态功能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J].
张小飞 ;
王仰麟 ;
李正国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399-405
[3]   南京市区景观破碎化过程中的斑块规模结构动态 [J].
张明娟 ;
刘茂松 ;
徐驰 ;
王磊 .
生态学杂志, 2006, (11) :1358-1363
[4]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 [J].
周年兴 ;
俞孔坚 ;
黄震方 .
生态学报, 2006, (09) :3108-3116
[5]   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 [J].
俞孔坚 ;
李伟 ;
李迪华 ;
李春波 ;
黄刚 ;
刘海龙 .
地理研究, 2005, (01) :69-76+162
[6]   基于GIS、景观格局和网络分析法的厦门本岛生态网络规划 [J].
王海珍 ;
张利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144-152
[7]   上海城市森林生态廊道的规模 [J].
达良俊 ;
陈克霞 ;
辛雅芬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4) :16-18
[8]   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宋治清 ;
王仰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97-106
[9]   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 [J].
俞孔坚 .
地理学报, 1998, (S1) :11-20
[10]   数字地形模型在濒危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J].
刘雪华 ;
M.C.Bronsveld ;
A.G.Toxopeus ;
M.S.Kreijns ;
张和明 ;
潭迎春 ;
汤纯香 ;
杨建 ;
刘明聪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2) :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