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与神经网络的风蚀危险性评估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梁海超 [1 ,2 ]
师华定 [2 ]
高庆先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内蒙古; 危险度评价; 模糊聚类; 神经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沙化和沙尘暴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论文建立风蚀自然因子栅格数据库;选取二连浩特—张家口为典型样带,综合运用模糊聚类技术、专家知识以及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区域风蚀危险度评估模型,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风蚀危险性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综合应用模糊聚类以及神经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风蚀危险度进行评价,内蒙古自治区风蚀危险性呈现"西高东低、中间过渡"的总体趋势,这与该区域的自然、气候与土地利用背景较吻合,其中,风蚀极险型区域主要分布在阿拉善高原的西北部,面积6.9×104km2;强险型土壤风蚀地区主要位于阴山山脉周围、穿越巴丹吉林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与锡林郭勒盟高原西北部,面积4.3×104km2;危险型风蚀区域大致位于极险和强险之间,面积是1.5×105km2;轻险型土壤风蚀区域主要位于内蒙古的中部,面积为7.5×105km2;风蚀无险型区域主要位于大兴安岭周围,面积1.4×105km2。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蒙古高原土壤风蚀危险度的FCM模糊聚类研究 [J].
师华定 ;
高庆先 ;
齐永清 ;
刘纪远 ;
胡云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5) :881-889
[2]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的内蒙古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 [J].
师华定 ;
高庆先 ;
庄大方 ;
胡云锋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5) :129-133
[3]   蒙古高原北部典型草原区土壤风蚀的137Cs示踪法研究 [J].
齐永青 ;
刘纪远 ;
师华定 ;
胡云锋 ;
庄大方 .
科学通报, 2008, (09) :1070-1076
[4]   蒙古高原塔里亚特-锡林郭勒样带土壤风蚀速率的137Cs示踪分析 [J].
刘纪远 ;
齐永青 ;
师华定 ;
庄大方 ;
胡云锋 .
科学通报, 2007, (23) :2785-2791
[5]   风蚀土壤剖面(137)Cs的分布及侵蚀速率的估算 [J].
胡云锋 ;
刘纪远 ;
庄大方 ;
曹红霞 ;
闫慧敏 ;
杨风亭 .
科学通报, 2005, (09) :933-937
[6]   土地利用动态与风力侵蚀动态对比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胡云锋 ;
刘纪远 ;
庄大方 ;
杨风亭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6) :541-550+646
[7]   论模糊C均值算法的模糊指标 [J].
于剑 .
计算机学报, 2003, (08) :968-973
[8]   土壤风力侵蚀研究现状与进展 [J].
胡云锋 ;
刘纪远 ;
庄大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3) :188-195
[9]   应用MODIS数据研究沙尘信息定量化方法探讨 [J].
熊利亚 ;
李海萍 ;
庄大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4) :327-332+406
[10]   应用遥感技术估算东亚沙尘携沙量 [J].
延昊 ;
王长耀 ;
牛铮 ;
刘正军 ;
张晔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1)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