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模式、困境与整合改进

被引:36
作者
田贤鹏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科专业; 市场调节; 行政干预; 学术自治; 动态调整;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181109.001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按照"三角协调模型"的理论框架,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可归纳为行政干预、市场调节和学术自治三种不同模式。实践运行中,这三种模式常常是复杂交织、密切联系的矛盾综合体,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局限性。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日趋完善、结构布局日趋合理,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但由于行政干预过度、市场调节失灵和学术自治缺位导致诸多共生性问题始终伴随其中。解决此类问题,需以整合思维重构政府、市场和高校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中的关系生态,优化改进各方主体职责权限,动态调整技术手段和决策依据的指标体系,继而使得各方主体都能够基于自身的不同利益诉求参与到调整的过程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中的市场调节失灵及其矫正 [J].
田贤鹏 .
教育发展研究, 2017, 37 (21) :16-23
[2]   面向人才市场的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J].
胡瑞文 ;
张海水 .
现代教育管理 , 2014, (02) :7-13
[3]   走出困境 优化大学学科专业结构 [J].
胡仁东 ;
费春 .
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1) :17-19
[4]   知识规划与学科建设 [J].
王建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3, (05) :1-11
[5]   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 [J].
展立新 ;
陈学飞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11 (01) :95-125+192
[6]   政府在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的角色与作用——国际比较的视角 [J].
陈国良 ;
杜晓利 .
全球教育展望, 2011, 40 (06) :58-63
[7]   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J].
陈国良 ;
董业军 ;
王秀军 .
复旦教育论坛, 2011, 9 (03) :49-54
[8]   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 [J].
王霆 ;
曾湘泉 .
教育与经济, 2009, (01) :1-4
[9]   从“计划供给”到“市场匹配”:高校学科专业管理范式的更迭 [J].
鲍嵘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5
[10]   论教育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 [J].
甘国华 .
江西教育科研, 2005, (0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