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被引:44
作者
郭胜利
党廷辉
刘守赞
郝明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河北农业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陕西 杨凌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河北 保定
[7] 陕西 杨凌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磷素吸附; 磷形态; 土壤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黄土旱塬区长期试验(1985-1997年)中,选取对照(不施肥,CK)、磷肥(P2O5 60 kg/hm2,P)、氮肥(N 120kg/hm2,N)、氮磷(N,120 kg/hm2,P2O5,60 kg/hm2,NP)、氮磷有机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有机肥75 t/hm2,NPM),种植方式为冬小麦连作的5种有代表性的施肥处理,研究了石灰性土壤磷素吸附特性的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P素的最大吸附量(Qm),1997年对照(CK)、N处理比1985年分别提高了18%和14%;而P、NP和NPM处理分别降低了26%、13%和24%。吸附能常数(k值)随时间延长,对照和N处理相对稳定,P和NP处理呈升高趋势,而NPM处理有降低趋势。土壤磷素吸附饱和度(DPS)和零净吸附磷浓度(EPC0)对照和N处理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P、NP和NPM处理呈升高趋势。Qm与Ca8-P、Al-P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1),与Ca2-P、Pe-P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Ca2-P、有机磷含量变化与土壤DPS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EPC0只与有机磷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Qm、DPS和EPC0变化与SOC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1)。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土壤磷素水平和水体环境保护[J]. 鲁如坤.磷肥与复肥. 2003(01)
[2]   浅谈国内外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J].
马经安 ;
李红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575-578
[3]   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磷素固定与释放的影响 [J].
张桃林 ;
高超 ;
吴蔚东 .
土壤学报, 2002, (04) :542-549
[4]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J].
全为民 ;
严力蛟 .
生态学报, 2002, (03) :291-299
[5]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J].
梁国庆 ;
林葆 ;
林继雄 ;
荣向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41-248
[6]   磷在土壤中有效性的衰减 [J].
鲁如坤 ;
时正元 ;
钱承梁 .
土壤学报, 2000, (03) :323-329
[7]   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J].
司友斌 ;
王慎强 ;
陈怀满 .
土壤, 2000, (04) :188-193
[8]  
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库的变化 Ⅰ.磷肥产量效应及土壤总磷库、无机磷库的变化[J]. 刘建玲,张福锁.应用生态学报. 2000(03)
[9]  
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库的变化 Ⅱ.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动态变化[J]. 刘建玲,张福锁.应用生态学报. 2000(03)
[10]  
有机肥(物)对土壤中磷的活化作用及机理研究──Ⅰ.有机肥(物)对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的活化作用[J]. 章永松,林咸永,罗安程,苏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