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58
作者
张媛媛
贺利军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失地农民; 制度缺陷; 就业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征地制度、培训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征地使用效率低,就业贡献率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发育不良,影响投资增长;工业发展短视、就业容量受限;失地农民就业观念陈腐,劳动素质和技能偏低等具体因素,使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本文从整改集体经济,改善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建立和完善农民“失地失业”和“安置就业”并举机制;大力发展街道服务业,开创就业机会;健全转型农民保障体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大力发展城郊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失地农民就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化解失地农民就业矛盾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查及对策 [J].
朱明芬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3) :65-70+80
[2]   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 [J].
蔡运龙 ;
霍雅勤 .
中国土地, 2002, (07) :20-22
[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 [J].
韩俊 .
管理世界, 1999, (03) :184-195
[4]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N]. 万宝瑞.农民日报. 2002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