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变化

被引:35
作者
孟亚利
王立国
周治国
王瑛
张立桢
卞海云
张思平
陈兵林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试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试验室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麦棉两熟; 棉花; 根际和非根际;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含量;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293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棉麦两熟双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棉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表现一致,但整个生育期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单作棉.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麦棉共生期低于单作棉或差异较小,而在麦收后则显著高于单作棉.套作棉土壤养分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大体相同,但一些养分的吸收高峰晚于单作棉.无论套作棉还是单作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各养分含量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呈显著(P=0.05,n=32)或极显著(P=0.01,n=32)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麦棉套共生系统内作物利用土壤磷的差异研究 [J].
朱连先 ;
王志芬 ;
张风云 ;
陈学留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79-380
[2]   不同土壤类型和肥力玉米地土壤养分根际效应研究 [J].
吴龙华 ;
张素君 ;
刘兰民 ;
杨跃 ;
张国忠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45-548
[3]   根际微域研究中土样采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J].
苏宝玲 ;
韩士杰 ;
王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77-480
[4]   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J].
沈宏 ;
曹志洪 ;
徐本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88-91
[5]   小麦/大豆间作中作物种间的竞争作用和促进作用 [J].
李隆 ;
杨思存 ;
孙建好 ;
李晓林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70-73
[6]   细菌生理群的研究及其生态学意义 [J].
王国惠 ;
于鲁冀 .
生态学报, 1999, (01) :130-135
[7]   土壤微生物对施入肥料氮的固持及其动态研究 [J].
韩晓日 ;
郭鹏程 ;
陈恩凤 ;
邹德乙 .
土壤学报, 1998, (03) :412-418
[8]   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J].
陈锡时 ;
郭树凡 ;
汪景宽 ;
张键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100-104
[9]   小麦根际磷酸酶活性与有机磷之关系 [J].
李和生 ;
王林权 ;
赵春生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56-59
[10]   麦棉套作条件下棉麦对氮素吸收规律的研究 [J].
曹鸿鸣 ;
贺明荣 ;
王明友 ;
王振林 .
核农学报, 1996, (02)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