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
被引:12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静寰
叶之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叶之红
胡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胡建华
徐小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徐小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颉
李立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李立国
刘永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刘永贵
康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康凯
王小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王小梅
高晓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高晓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焘
瞿振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瞿振元
机构
: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
[2]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4]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5]
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发展处
[6]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7]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
[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
[9]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来源
:
中国高教研究
|
2017年
/ 05期
关键词
:
高等教育现代化;
以人为本;
国家发展;
提高质量;
促进公平;
D O I
:
10.16298/j.cnki.1004-3667.2017.05.01
中图分类号
: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040106 ;
摘要
: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全球化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多样化、可持续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道路。鼓励创新、合作开放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