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措施对短周期工业材材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方文彬
徐永吉
罗建举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林产工业系!株洲,,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栽培措施; 短周期工业材; 材性; 影响规律;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1997.04.003
中图分类号
S781 [木材学];
学科分类号
082902 ;
摘要
对4种不同栽培措施的日本落叶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等多种短周期工业材309株样木的材性进行了全面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指数大,木材生长率和纤维宽度大.但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减小;立地指数相差两级,木材的年龄宽度、纤维宽度、长度和微纤线角度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栽植密度小,木材的年轮宽度和干缩比增大但纤维长宽比及体积全干缩率减小;栽植密度增大,杉木和昭林6号杨木材的力学强度提高,但尾叶桉和I-69杨降低;不同栽植密度的木材pH值及酸碱总缓冲容量,都是心材大于边材,但木材的脲醛树脂胶凝速度,则是边材快于心材.与未间伐林分的木材比较,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年轮宽度增大.但纤维长宽比和微纤丝角度减小;间伐强度增大,针叶树村的力学强度降低,阔叶树树则提高.但将强度间伐材(间代40%)与未间伐材比较,结果完全相反;北京杨木材心材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及总容量,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边材却减小.施肥措施能够增大纤维直径,但将导致纤维长宽比、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的降低施肥可以使树木速生,但会降低木材密度和质量,在培育建筑结构材的林分应慎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用碘结晶法测量针叶树材的微纤丝角 [J].
方文彬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5, (02) :151-154
[2]   东北红松、落叶松木材密度和强度的变异及其木材应力分级 [J].
李源哲 ;
张寿槐 ;
刘红 .
林业科学, 1986, (04) :380-392
[3]   长苞铁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J].
尹思慈 ;
宋(女女)璋 ;
吴达期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1) :87-100
[4]   东北经济用材的pH值、缓冲容量及其对脲醛树脂胶凝时间的影响 [J].
彭海源 ;
李坚 .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3, (04) :100-105
[5]  
IBMPC系列程序集[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郎奎健,唐守正编著, 1989
[6]  
木材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成俊卿 主编, 1985
[7]  
数理统计[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北京林学院 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