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三磷酸腺苷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被引:1
作者:
余更生
钱永如
田杰
张德蓉
钟家蓉
刘晓燕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2]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3]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重庆
[4] 重庆
[5] 四川
来源: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动作电位;
铯;
心律失常;
D O I:
10.13406/j.cnki.cyxb.2002.01.013
中图分类号: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研究三磷酸腺苷(ATP)对正常和存在触发活动的兔在体心脏电生理作用,以探讨ATP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应用接触电极记录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技术,观察ATP静脉快速注射对正常心脏MAP变化和氯化铯(CsCl)诱发触发活动时使用ATP对心脏的影响。 结果: ATP对正常心脏的MAP振幅(MAPA)和0相最大上升速率 (Vmax)影响不大,在初期心率减慢不明显,MAP时程(MAPD90)明显延长,并能诱发早期后除极(EAD),后期心率明显抑制,EAD消失,而对存在氯化铯(CsCl)诱发出EAD的心脏,具有双重作用,在作用初期对后除极(EAD或DAD)具有短暂促进作用,尔后迅速抑制。 结论: ATP对不同心脏状态,有不同作用机制,表现为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并具有剂量相关性,值得临床使用上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4+47
+4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