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户信用与收入的基本框架及其差异化解释
被引:6
作者
:
陈雨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陈雨露
马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马勇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来源
:
改革
|
2009年
/ 04期
关键词
:
农户信用;
农贷市场;
农业发展;
金融支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Mckinnon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技术变迁视野下农户信用和农户收入的基本理论框架。以1100户农户的调查统计为基础,对农户信用、农贷市场和农民增收等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获取信贷的需求与能力可以有力地解释农户收入水平的差异,而农户信用水平的决定与区域经济环境、既有资本存量、生产和收入能力以及社会关系资本等多种因素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二元经济论[M].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刘易斯(Lewis, 1989
[2]
改造传统农业[M]. -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
←
1
→
共 2 条
[1]
二元经济论[M].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刘易斯(Lewis, 1989
[2]
改造传统农业[M]. -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