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前后进出库水沙特性及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周期分析

被引:19
作者
刘同宦 [1 ,2 ]
蔺秋生 [2 ,3 ]
姚仕明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3]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水沙变化特性; 时间序列; 小波分析;
D O I
10.15961/j.jsuese.2011.01.018
中图分类号
TV145 [水库泥沙];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选取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文站为代表站,根据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对三峡水库进出库水沙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比分析各站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年均含沙量等水沙特征值的变化特性。另外,运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对朱沱、寸滩和宜昌站1950~2008年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入库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变化不大,但来沙量明显偏少;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内,长江上游干流河段年径流量时间序列比较一致地以12年为主周期进行丰、枯变化,目前,长江上游来水仍处于相对偏枯的年份。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流域典型河流水沙过程变异研究 [J].
戴明龙 ;
张明波 ;
叶莉莉 .
水文, 2009, 29 (02) :55-58+83
[2]   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演变多时间尺度分析 [J].
蔺秋生 ;
范北林 ;
黄莉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9, 26 (04) :1-3+12
[3]   长江流域水沙周期特征及可能影响原因 [J].
张强 ;
陈桂亚 ;
许崇育 ;
许有鹏 ;
刘春玲 ;
姜彤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1) :80-85
[4]   长江干流河道水沙特性与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J].
董耀华 ;
惠晓晓 ;
蔺秋生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 (02) :16-20
[5]   长江水沙变化模式初探 [J].
蔺秋生 ;
董耀华 .
人民长江, 2008, (05) :9-11+103
[6]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上游近期水沙变化趋势 [J].
戴会超 ;
王玲玲 ;
蒋定国 .
水利学报, 2007, (S1) :226-231
[7]   长江上游工程对宜昌来水来沙变化的影响 [J].
府仁寿 ;
齐梅兰 ;
方红卫 ;
陈西庆 .
水力发电学报, 2006, (06) :103-110+118
[8]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进出库水沙特性分析 [J].
陈显维 ;
许全喜 ;
陈泽方 .
人民长江, 2006, (08) :1-3+6+127
[9]  
长江三峡入库径流泥沙特性变化研究[J]. 郭生练,徐高洪,张新田,边玮.水资源研究. 2003(04)
[10]  
长江三峡入库径流泥沙特性变化研究[J]. 郭生练,徐高洪,张新田,边玮.水资源研究.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