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肝炎和"无黄疸型肝病"辨证论治的体会(附97例分析)

被引:7
作者
孙曾一 [1 ]
机构
[1] 上海市中医研究班 第三届学员
关键词
慢性肝炎; 黄疽; 证候; 金铃子散; 泄肝; 止痛剂(中药); 辛凉解表药; 柴胡; 疏肝理气; 肝病者;
D O I
10.16305/j.1007-1334.1965.03.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祖国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中,肝病是重要的一大类门,其中也包括部分的现代医学领域中的肝脏疾病.要了解肝的病理状态,就先要深入了解其正常的解剖与生理功能.如《灵枢·本藏》有"肝大则……胁下痛"的记载.肝大是不是指肝病,当然还有疑问,但肝大与胁下痛有什么联系,就是首先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先就祖国医学脏象学说方面有关肝的"体"与"用"进行探讨,同时也试图与现代医学肝脏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等进行有机的联系,然后再结合实习阶段所见的97个病例,谈谈慢性肝炎和"无黄疸型肝病"辨证论治方面的点滴体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柴胡的品种与其功能、特性的关系 [J].
王正公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64, (09) :27-30
[2]   关于柴胡劫肝阴的初步探讨 [J].
夏理彬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3, (09) :12-14
[3]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中医分型与病机的初步探讨 [J].
章叔赓 ;
陆汉明 ;
章华础 ;
朱熊 ;
马济民 ;
徐志达 .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3, (02)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