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政治合作

被引:18
作者
郎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中国家; 政治合作; 贸易制度和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F112.1 [发展中国家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许多政治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会成为区域内政治合作的推动力,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收益不佳的情况下同样实现了区域内的政治、安全合作。那么如何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推动政治合作的内在机制?作者选取了八个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案例,通过比较分析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安全合作依赖三个层面的路径:制度组织形式、国内政治和地区力量结构,而贯穿这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是成员国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一理论分析框架还有助于解释中国在东亚的外交困境,中国政府应尽可能地增加周边国家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收益预期,建立并完善必要的组织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和美国达成共识,重视东盟国内的政治舆论,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杠杆作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效应最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48+160 +16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特惠贸易安排的和平效应源于制度层面吗?——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为例 [J].
郎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08) :139-155+160
[2]   贸易制度的和平效应分析——基于地区特惠安排与全球贸易体制的比较 [J].
郎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07) :66-72+5
[3]   新地区主义与发展中国家 [J].
彼得·罗布森 ;
继周 .
世界经济译丛, 1994, (06) :13-20
[4]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与机制[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于津平, 2010
[5]  
国际政治与中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阎学通著, 2005
[6]  
全球政治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著, 2003
[7]  
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刘力, 2002
[8]  
美国霸权与中国安全[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阎学通著, 2000
[9]  
区域性贸易协定[M]. 中国金融出版社[]奥古斯托·德拉·托利等, 1993
[10]  
Underdevelopment, dependence, and integration: the politics of regionalism in the Third World[J] . W. Andrew Axlin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