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期望差距的分类治理——一个程序理性的视角

被引:12
作者
刘圻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审计期望差距; 程序理性; 分类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0 [审计学];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摘要
审计期望差距的治理应该采纳程序理性观。审计期望差距源于四个层次上的程序非理性,即结构非理性、过程非理性、行为非理性以及认识非理性。结构非理性和过程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准则性期望差距,行为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行为性期望差距,认识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误解性期望差距。针对导致审计期望差距的四类程序非理性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32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审计期望差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J].
章立军 .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 (12) :13-15+2
[3]   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准则: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 [J].
平来禄 ;
刘峰 ;
雷科罗 .
会计研究, 2003, (05) :11-15
[4]   论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 [J].
胡继荣 .
审计研究, 2001, (01) :39-41
[5]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 [J].
谢德仁 .
经济研究, 2000, (05) :47-51
[6]   浅谈审计期望差 [J].
储民宏 .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8, (05) :29-31
[7]   审计理论中的合理保证概念 [J].
张建军 .
当代财经, 1995, (12) :46-49
[8]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 - 三联书店 , (英)F.A.冯·哈耶克著, 2003
[9]  
独立审计理论研究[M].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林钟高等著, 2002
[10]  
哈耶克论文集[M].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英)冯·哈耶克(FriedrchVonHayek)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