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贫的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7
作者
葛建平 [1 ,2 ]
崔湛钜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2]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减贫; 产业发展; 社会核算矩阵; FGT指数;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50520.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文章以山西省为例阐述了资源型地区现在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贫困程度依然严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2007年山西社会核算矩阵为基础建立了固定价格的乘数模型,研究了不同产业发展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但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一定会使贫困减少,因此,为进一步研究产业发展与减少居民贫困之间的关系,依据可以反映居民收入与贫困的FGT指数构建了对贫困度敏感性效应分解的乘数模型,计算出了居民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从而得到了产业发展和贫困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教育部门对居民的收入和减贫效应最大,其中教育部门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农村居民,但对于赤贫人口的减贫效应更加显著。2)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部门在同时考虑对经济影响和居民减贫时,作用更明显。教育部门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部门符合优先政策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标准,而按照三大产业的角度来看,山西应大力支持和发展第三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研究.[D].顾海晓.南京师范大学.2003, 02
[2]  
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M].韩雪峰; 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3]  
山西统计年鉴.[M].山西省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   西部五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分析 [J].
褚晓 ;
沙景华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2) :27-32
[5]   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J].
商允忠 ;
王华清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1) :12-17
[6]   山西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农村减贫政策建议 [J].
郭伟奇 .
现代农业, 2009, (06) :81-81
[7]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J].
毛洪涛 ;
马丹 .
财经科学, 2004, (01) :92-95
[8]   Mining development, income growth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A multiplier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applied to China [J].
Ge, Jianping ;
Lei, Yalin .
RESOURCES POLICY, 2013, 38 (03) :278-287
[9]   A multiplier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analyze poverty alleviation [J].
Thorbecke, E ;
Jung, HS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6, 48 (02) :279-300
[10]  
资源型地区矿业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成果报告..余际从;雷涯邻;赵连荣;..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