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51
作者
李昀英
宇如聪
徐幼平
张学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SG
[3] 北京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5] 南京
[6] LASG
[7]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8] 武汉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层状云; 环流; 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利用中国地区卫星和地面观测云的量、状、高等资料及空中规定等压面和特性层探空资料 ,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 (2 0~ 35°N ,10 3~ 12 0°E)层状中、低云的形成背景和日变化特征并初步解释了日变化的原因。层状云的伸展高度是受空中逆温层限制的 ,华南沿海地区的层积云与海洋性层积云具有较相似的性质 ,是水汽在边界层逆温下凝结、堆积的结果 ,其云量日变化与边界层日变化有密切联系 ,白天减少 ,夜间增多。高原以东地区层状中云的形成是青藏高原大地形动力作用的产物 ,是冬春季水汽在高原以东大尺度低高层辐合、中层辐散所伴随的下沉运动形成的逆温层下堆积的结果 ,其日变率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藏高原地区的总云量——地面观测、卫星反演和同化资料的对比分析 [J].
王可丽 ;
江灏 ;
陈世强 .
高原气象, 2001, (03) :252-257
[2]   从气象卫星资料揭示的青藏高原夏季对流云系的日变化 [J].
陈隆勋 ;
宋玉宽 ;
刘骥平 ;
王文 .
气象学报, 1999, (05) :549-560
[3]   四川盆地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特征附视频 [J].
刘建西 ;
周和生 ;
魏袁立 .
四川气象, 1999, (03) :39-45
[4]   我国卫星总云量与地面总云量分布的对比分析 [J].
翁笃呜 ;
韩爱梅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1) :33-38
[5]   复杂地形上确定大气混合层厚度方法的探讨 [J].
张文煜,冯广泓,袁九毅 .
兰州大学学报, 1995, (03) :151-152
[6]  
边界层气象学导论.[M].[美]斯塔尔(Stull;R.B.)著;徐静琦;杨殿荣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7]  
Comparing cloud radiative properties between the Eastern China and the Indian monsoon region.[J].Yu Rucong;Yu Yongqiang;Zhang Minghua.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