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菲特”减弱时浙江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48
作者:
周福
[1
]
钱燕珍
[1
]
朱宪春
[1
]
杜坤
[2
]
金靓
[3
]
机构:
[1] 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局
[2] 浙江省宁波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
[3] 浙江省象山县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菲特”台风;
冷空气;
偏东气流;
中尺度辐合;
地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和自动站加密、凉帽山高塔、雷达站及NCEP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3年10月7-9日1323号"菲特"台风登陆减弱后浙江异常强暴雨事件,得到:这次大暴雨过程是"菲特"减弱后,由于北侧的弱冷空气从近地层渗透流入,导致垂直涡度加强,上升气流增强,高层出流强,低层能量锋区堆积,辐合增强,诱生中小尺度系统而产生的;由于东侧"丹娜丝"的活动,使得浙江北部地区有持续强盛的偏东气流,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近地层偏东气流和东北气流的辐合是强降雨的动力机制。偏东风明显增大比雨量增大有2 h左右的提前,水汽增加和减少与雨量增大和减小有6 h的提前;呈喇叭口状西高南高的杭州湾地形有迎风坡作用和地形辐合,对偏东、东北气流参与造成的降雨过程有增幅作用。由此,秋季台风雨量预报要考虑冷空气的加入可能引起的强降雨时间延长;盛行偏东风时,杭州湾海域风力明显偏大,可能引起周围地区的降雨增幅;用当地多源资料、边界层观测资料做暴雨预报局地性临近修正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30 / 93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