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

被引:20
作者
成婧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结构功能主义; 国家治理体系; 要素耦合; 合作治理;
D O I
10.13582/j.cnki.1672-7835.2014.06.012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转型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关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复杂性系统,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必须深入到治理体系的要素构成上,这就使得结构功能主义在这一问题上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历史维度来看,虽然有社会力量的介入,但国家(政府)始终是传统治理体系的"主力军"。而面对一个现代转型社会,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应该更加多元化,行为边界更加清晰化,并且在要素行动的同时形塑国家治理的价值观念,为治理体系提供稳定的文化支撑。但在治理要素的耦合过程中要正视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张力,通过要素调节实现系统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家治理模式演进与国家治理体系构建 [J].
邵鹏 .
学习与实践, 2014, (01) :66-71
[2]   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基本逻辑:公民权利的视域 [J].
鲍林强 .
学海, 2013, (05) :115-119
[3]   绩效合法性与中国经济奇迹 [J].
杨宏星 ;
赵鼎新 .
学海, 2013, (03) :16-32
[4]   论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中西价值冲突及其消解 [J].
张劲松 .
学海, 2008, (04) :65-71
[5]   社会治理中的价值 [J].
张康之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5) :20-23
[6]  
现代性的谱系.[M].张凤阳;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7]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塞缪尔·P. 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