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截流后长吻鮠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状况研究

被引:8
作者
杨德国
刘乐和
吴国犀
王志玲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沙市
[3] 沙市 水利部、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
[4] 沙市
关键词
长吻鮠; 产卵力; 雌鱼; 体长组成; 性成熟; 生殖群体; 繁殖群体; 胸鳍棘; 自然种群; 肉食性; 葛洲坝; 万里长江第一坝; 资源;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5928/j.1674-3075.1991.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上游和中游江段长吻鮠种群的年龄与生长、生殖、食性及资源状况.用脊椎骨鉴定长吻鮠年龄,其生长符合 von Bertalanffy 方程,长吻鮠产粘性卵,肉食性,葛洲坝枢纽对其影响甚小。但目前长吻鮠资源利用状况不合理。文章并对长吻鮠产卵类型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问题作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 / 7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