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产网络与中韩FTA: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丰龙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中韩; FT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中韩FTA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对促进双边零部件贸易以深化两国分工与合作的影响。文章以零部件贸易来反映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情况,通过对1998—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合作程度是不断提高的,同时分工的地位又是不平衡的,这为建立双边FTA提供了可能。随后本文通过建立双边零部件贸易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有利于双边零部件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中进一步深化分工。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和东亚区域内,FTA变量的回归结果有所不同,对于中国是东亚区域内的FTA的影响大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而韩国则刚好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中韩FTA [J].
刘昌黎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4) :66-71+89
[2]   中韩自由贸易区构建思路 [J].
杨树明 ;
陈功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68-73
[3]   中国同东亚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 [J].
张蕴岭 .
当代亚太, 2006, (01) :3-12
[4]   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J].
程惠芳 ;
阮翔 .
世界经济, 2004, (11) :23-30
[5]  
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M].(澳) 宋立刚;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M].陈勇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