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猴灾’的形成与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对中国的启迪

被引:7
作者
张鹏
渡边邦夫
机构
[1] PrimateResearchInstitute,KyotoUniversity
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
关键词
日本猕猴; 猴灾; 灵长类动物行为; 野生动物管理;
D O I
10.16829/j.slxb.2009.01.014
中图分类号
S442 [兽害];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日本是分布有野生灵长类动物的发达国家,面临着与中国相似的猴灾威胁。借鉴日本对猴灾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提高野生动物管理水平。为此本文简述了日本猴灾出现的经纬,分析了猴灾出现的环境、社会背景,并介绍了日本在猴灾防除技术和管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猴灾防除技术可以分为设置物理壁障和心理壁障两大部分:设置物理壁障包括利用电网、围网等方式防止猴群进入农田,设置心理壁障包括利用爆音器、爆竹、狗、超声波、味嗅觉厌恶等方式防止猴群进入农田。另外利用改变土地利用、人工避孕和捕捉猴群的方式也可以减少猴灾发生。文中详细分析了这些防除技术的优缺点和在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猴灾管理方面,作者提出了理论层面的管理模式和行政层面的管理方式,并建议加强人与野生动物共存的管理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人与大型兽类的冲突:野生动物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 [J].
蔡静 ;
蒋志刚 .
兽类学报, 2006, (02) :183-190
[2]   秦岭川金丝猴一个群的社会结构 [J].
张鹏 ;
李保国 ;
和田一雄 ;
谈家伦 ;
渡边邦夫 .
动物学报, 2003, (06) :727-735
[3]   中国猕猴的分类及分布 [J].
蒋学龙 ;
王应祥 ;
马世来 .
动物学研究, 1991, (03) :241-247
[4]   Radio tracking of a male Japanese macaque emigrated from its group [J].
Muroyama, Y ;
Imae, H ;
Okuda, K .
PRIMATES, 2000, 41 (03) :351-356
[5]  
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M].蒋志刚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