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古籍整理范式的传承与拓新

被引:31
作者
李明杰
机构
[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古籍整理; 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据化; 学科范式;
D O I
10.13530/j.cnki.jlis.155008
中图分类号
G255.1 [善本、线装古籍];
学科分类号
050104 ; 060202 ;
摘要
中国的古籍整理以其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和固化的模式,其标志就是西汉成帝时刘向等人开创的文献整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这套程序和方法因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深远的学术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典籍整理的基本范式。近代以来学科的发展和分化,使得两千年来稳定不变的古籍整理范式细化出四种适应于不同学科需要的类型:古籍文本的复原性整理、古籍语义的解释性整理、古籍内容的组织性整理和古籍实体的保存性整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古籍整理中的深度应用,以上四种范式也从传统的纸本古籍整理延伸到了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之中,并衍生出一种新的范式类型——古籍知识的数据化整理,即不仅把数字化古籍看作古籍整理的结果,更是把它作为下一步古籍整理的数据和素材。新范式将对数字古籍整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带来深刻的影响。图1。参考文献37。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