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7
作者
王蔚淼
潘玲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Ⅲ型分泌系统; 伴侣蛋白; 分泌蛋白; 毒力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2.61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借助于细菌的分泌系统来发挥其毒性。革兰氏阴性细菌有5种类型蛋白分泌系统(Protein secretion system),即ⅠⅤ型。其中,Ⅲ型分泌系统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Ⅲ型分泌系统广泛存在于动、植物致病菌中。在动物致病菌中,胞外菌利用Ⅲ型分泌系统黏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然后跨越胞膜将特异性蛋白注入宿主细胞内,而存在于空泡中的细菌也利用此系统穿越空泡膜注入蛋白质,从而来调节宿主细胞的功能。研究该分泌系统可能会发现新药的靶子,理解该分泌途径可能对于高毒性的或不稳定的成分的靶向运输等都有重要意义,Ⅲ型分泌系统正日益受到微生物学者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致病性耶尔森菌毒力因子YopM的研究进展 [J].
邱茂锋 ;
杨瑞馥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4, (06) :582-585
[2]   沙门氏菌毒力岛及其Ⅲ型分泌系统 [J].
王效义 .
生物技术通讯, 2004, (02) :160-162
[3]   肠道病原菌的三型分泌系统与侵袭 [J].
周永运 ;
徐建国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3, (04) :102-105
[4]   病原性细菌毒力岛的研究进展 [J].
沈禹颐 .
中国兽医科技, 2003, (03) :40-43
[5]   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的若干研究 [J].
王勇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1, (05) :220-223
[6]   细菌Ⅲ型分泌系统 [J].
王健 ;
赵立平 .
生命的化学, 2001, (02) :147-149
[7]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 [J].
魏财文 ;
郑明 .
中国兽药杂志, 2000, (06) :38-43
[8]   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机制 [J].
朱杰青 .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0, 23 (04) :20-21+38
[9]  
兽医微生物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陆承平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