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刑事保护的迷思与出路

被引:7
作者
谢惠加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
著作权; 刑事保护; 刑法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4 ;
摘要
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政策受制于外来压力,被动急速变迁,缺乏自身的制度演进逻辑,过于强调通过立法提高保护水平而忽视了法律本身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国著作权刑事立法应客观认识刑事保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充分反映著作权的特殊属性,系统分析刑事保护的经济、社会、文化制约因素,高度重视著作权刑事政策的实施机制,有效避免立法依赖,减缓著作权刑事立法节奏,警惕刑事保护扩大化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159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我国技术措施规避行为之刑法规制 [J].
贺志军 .
法学论坛, 2009, 24 (03) :108-112
[2]   知识产权犯罪门槛的下降及其意义 [J].
卢建平 .
政治与法律, 2008, (07) :16-21
[3]   论知识产权犯罪控制中的道德要素 [J].
莫洪宪 ;
贺志军 .
犯罪研究, 2007, (05) :16-21
[5]   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 [J].
胡云腾 ;
刘科 .
中国法学, 2004, (06) :135-147
[6]  
著作权侵权损失赔偿制度研究——以京、沪、粤三地法院的判决为考察对象[J]. 孙湘滢. 中国版权. 2010 (02)
[7]  
Between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The New Path of Deterrence[J] . Michigan Law Review . 1997 (8)
[8]  
Crime,Copyright,and the Digital Age .2 Steven Penney. http://ssrn.com/abstract=439960 . 2012
[9]  
The TRIPs Enforcement Dispute .2 Peter K Yu. Nebraska Law Re-view . 2011
[10]  
Plagiarism and the Limits of Theft Law:Some Preliminary Thoughts on Norms and the Criminalization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 Stuart P.Green. Hastings Law Jeurnal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