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28
作者
韩丹
冯长春
古维迎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宏观层面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以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模式主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城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农村居民点土地缺乏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越粗放。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财政支持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驱动力不同,可分为城镇化驱动型、规划政策引导型、混合驱动型和尚未形成用地节约集约的起步型4种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葛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李昕 ;
曲晨晓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6) :684-688
[2]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吴郁玲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07, (06) :106-113
[3]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陈军伟 ;
段增强 ;
苏子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81-87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张霞 ;
邱杰 .
资源科学, 2007, (03) :191-197
[5]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邵晓梅 ;
刘庆 ;
张衍毓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85-95
[6]   农村居民点用地发展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志玲 ;
张丽琴 .
农村经济, 2006, (03) :30-32
[7]   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思路 [J].
曹建海 .
中国土地, 2005, (10) :19-21
[8]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4, (02) :61-65
[9]   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 [J].
田光进 ;
刘纪远 ;
庄大方 .
地理学报, 2003, (05) :651-658
[10]   集约利用土地——21世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向 [J].
董黎明 ;
袁利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5)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