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人”:依据与内涵

被引:19
作者
冯建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 类生命; 交往实践; 生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人不仅具有动物的种生命,更具有人所特有的类生命。类生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教育成"人"的人学依据。教育成"人"的根本在于成就人的类生命。交往实践是类生命生成的机制,因此,成就类生命的教育,必然要求成为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在交往实践中建构生活,在生活中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因此,教育成"人",在根本上意味着"教育即交往实践","教育即建构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高清海等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  
为自己的人.[M].[美]埃·弗洛姆(Erich Fromm) 著;孙依依 译.三联书店.1988,
[3]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J].
鲁洁 .
教育研究, 2010, 31 (06) :3-8+29
[4]   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J].
鲁洁 .
教育研究, 2007, (11)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