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与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钱素娟
曾宪惠
于维汉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
关键词
细胞凋亡,病毒,心肌炎,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23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通过给BALB/C小鼠腹腔接种CVB3m后3、6、9、12、15、30天分批随机处死小鼠,取心脏进行检测发现:感染后9~15天,病毒性心肌炎(VMC)检出率可达92.30%。感染后3~9天,心肌中可分离出病毒,而病毒核酸(CVBRNA)可持续存在于感染后3个月。应用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VMC鼠心肌中可见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TGF-β1和C-myc蛋白的表达。感染后9~15天,三者阳性率分别为75.86%、72.41%和82.76%,且分布区域基本一致。P53蛋白摄影性率为1.92%,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表明:CVB3m可诱发BALB/C小鼠VMC,而细胞凋亡可能参与VMC的发生与发展。CVB3m、CVBRNA、TGF-β1和C-myc蛋白可能在VMC细胞凋亡调控机制中起一定作用。进而揭示细胞凋亡可能与DCM、克山病的病程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心脏的细胞凋亡 [J].
张玉勤 .
国外医学情报, 1997, (03) :1-2
[2]   用原位核酸杂交法探讨柯萨奇B组病毒与克山病的关系──(黑龙江省急型克山病) [J].
钟学宽,邹宁,牛美娟,郭彩玲,张凤民,曲章义,周令望,刘阳,赵晓书,杨晓霞,漆炜,刘艺,付桂玲,曾宪惠,谷鸿喜,于维汉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5, (06) :323-325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家宜,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