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视野下中国居民消费水平考察:1949-1978

被引:2
作者
朱高林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非均衡; 计划经济时期; 生存状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当前,一些学者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借口,全盘否定计划经济制度,否定这一时期我党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事实上,我国居民物质消费水平虽然提高缓慢,但精神消费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我国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轻重之间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投资基金与消费基金使用的不均衡、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维护国家主权与军事力量薄弱的不均衡、所尽国际义务与自身经济实力的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在这些不均衡问题中,除人口问题是政策失误的结果外,其他问题是特定历史环境下我国战略选择的结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虽然造成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巨大牺牲,但为以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8+288 +28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2]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M].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M].何郝炬等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5]  
邓小平如是说.[M].陈继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6]  
中国人口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编;.中国民航出版社.1998,
[7]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8]  
住宅经济学.[M].蔡德容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9]  
中国的有线广播.[M].《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编辑部选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
[10]  
消费经济学概论.[M].刘方檻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