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诱导抗性效应

被引:92
作者
陈捷
蔺瑞明
高增贵
薛春生
鄢洪海
郭红莲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2]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沈阳
[3] 沈阳
关键词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防御酶系; 毒素; 诱导抗性; 抗性机制;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2.01.008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对不同玉米抗性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及在一定条件下对寄主抗性的诱导效应。研究结果发现 ,抗病品种的 PAL和 PO酶活性比感病品种易被毒素激活 ,但抗病品种被毒素处理后的 SOD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 ,而且峰值出现得晚 ,这可能与抗病品种 SOD活性的下降有利于积累活性氧、进一步激发寄主的抗性有关。此外 ,研究发现毒素在一定浓度下可作为抗性的诱导因子 ,为深入研究抗性机制和防病手段提供了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研究 [J].
戴法超 ;
王晓鸣 ;
朱振东 ;
高卫东 ;
霍纳新 ;
金晓华 .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02) :28-34
[2]   玉米大斑病菌Ht—毒素的萃取及其致病活性 [J].
董金皋 ;
史有艳 ;
康绍兰 ;
黄梧芳 .
微生物学通报, 1993, (02) :73-77
[3]   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邵从本 ;
吴淑君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1) :77-84
[4]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Ⅱ 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抗马铃薯晚疫病中的作用 [J].
王敬文 ;
薛应龙 .
植物生理学报, 1982, (01) :35-43
[5]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and cinnamic acid 4-hydroxylase: Product repression of the level of enzyme activity in potato tuber discs[J] . C. J. Lamb,P. H. Rubery.Planta . 197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