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法典的二元特色——论哈萨克法典的民族习惯法特色与宗法封建法特色

被引:1
作者
托丽娜依·达列力汗
机构
[1]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哈萨克法典; 哈萨克习惯法; 宗法封建法; 二元特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36.1 [];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15世纪中期建立的哈萨克汗国社会处于宗法封建制阶段,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用批判的眼光借鉴并吸收乌孙及突厥等各种古代民族习惯法、蒙古法制经验和伊斯兰法中的一些内容,在自古相传的哈萨克习惯法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制定了哈萨克汗国的三个法典,即《哈斯木汗法》、《额什木汗习惯法》及头克汗制定的《七项法典》,创造性地融汇成哈萨克汗国法律制度。哈萨克法典中的习惯法与宗法封建法具有互通性,两者在互动中彼此渗透,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了更大社会范围内的一种相对完整的秩序,在当代中国的哈萨克族地区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哈萨克族游牧宗法封建制[J]. 杜荣坤.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9(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 2001
[3]  
苏联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百科全书. . 1974
[4]  
《论法的精神》[上册]. 张雁深译. 商务印书馆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