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耦合协调测度与市场化发展研究——基于中部六省2000—2015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磊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孝感市分行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五化”耦合协调度; 市场化程度;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19.02.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123.9 [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中部六省构建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质量型城镇化、信息化以及绿色化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变异系数法、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部六省"五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划分其协调发展所属类型,然后创新性地引入了市场化程度变量指标,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发展关系。研究表明:1)2000—2015年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阶段性发展特征明显;2)中部六省"五化"耦合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呈现出"中间强两边弱、南强于北"的格局;3)市场化程度对"五化"耦合协调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因此在提升"五化"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市场化水平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73 +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 [J].
徐维祥 ;
张凌燕 ;
刘程军 ;
杨蕾 ;
黄明均 .
地理科学, 2017, 37 (11) :1659-1667
[2]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陈淑凤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2) :21-26
[3]   欠发达地区“五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J].
华淑名 ;
高志刚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4) :103-109
[4]   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的“五化”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平淡 ;
袁赛 ;
夏晓华 .
经济地理, 2017, 37 (03) :152-157
[5]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研究 [J].
颜双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6) :123-135+146
[6]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演变研究 [J].
刘凯 ;
任建兰 ;
张存鹏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4) :27-34
[7]   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黑龙江农垦为例 [J].
王新利 ;
肖艳雪 .
农业技术经济, 2015, (06) :91-98
[8]   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J].
孙晓华 ;
李明珊 ;
王昀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6) :39-55
[9]   中国沿海地区的崛起:市场的力量 [J].
韦倩 ;
王安 ;
王杰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170-183
[10]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J].
董梅生 ;
杨德才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4) :14-24